0-3岁婴幼儿喂养与脾胃调养 ——广州市天河实验幼儿园0-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专题讲座

管理员2 | 2018-11-20 |点击数:1634

为落实《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》(教基【2017】3号),提高0-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科学育儿水平,提升0-3岁婴幼儿保育教育质量,我园被天河区教育局确认为天园街“天河区首批0-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实验园”,为天园街道0-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提供免费的、科学育儿的相关服务。

    据此,2018年11月10日上午,我园荣幸地邀请到妇幼保健副主任医师、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,对妇女儿童营养、婴幼儿喂养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、行为发育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刘建平主任,到我园开展《0-3岁婴幼儿喂养与脾胃调养》的专题讲座。

1.png

讲座开始前,刘主任就主动询问家长们在小儿喂养中的困惑,家长们争相发言,如“孩子肠胃不好”、“孩子不吃饭”“多大添加辅食”“吃什么好”等问题,刘主任都一一详尽解答,有如邻里聊家常般亲切。

2.jpg

在讲座中刘主任也和家长们积极互动,不时穿插回答家长问题。讲座内容也是大家生活中最关注的:“喂养问题”、“小儿脾胃调理”和“饮食行为形成”三大部分。

3.png

其中,“喂养问题”是大家最关心的。刘主任从母乳喂养谈起:产后要尽早开奶,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,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,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(不需补钙);7-24月龄婴幼儿,是学习“吃”的关键期。继续母乳喂养,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(不加调味品,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),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,逐步达到食物多样。

调理脾胃对家长们来说是难点,但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很重要。刘主任提醒家长:必须在日常生活、饮食、用药等方面照顾好小儿,如果从小护理脾胃不当,会导致不同疾病的发生、演变,所以日常生活中必须从推拿、药膳等方面补理脾胃,提高小儿免疫功能。刘主任着重介绍了“捏脊疗法”,此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,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防治小儿胃肠、肺系疾病,遗尿、多汗等多种疾病。并就如何操作,进行了具体的示范和指导。

“宝宝不好好吃饭”这是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,让孩子自己学会吃也是“喂养的黄金法则”。刘主任列举生活中常见的:宝宝“精力充沛胃口差”、“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”、“不良进食习惯”、“父母过度关心”、“害怕进食”、“潜在疾病状态”六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指导。其中,强调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有助于小儿更好的吸收,对体格发育、智力发育和行为表现都有影响。对日常中小儿常见的一些行为也进行了指正。

  整个活动在轻松、愉快中进行,刘主任用自己从事妇幼医疗保健工作30余年的临床经验,为家长们讲授了一堂非常科学、实用的育儿课程,得到了社区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,也为我们“0-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实验园”项目的开启开了一个好头。相信接下来的活动会赢得更多的社区家长参与,为更多的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法,不断更新大家的育儿观念和水平。